太行精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校园文化 >> 太行精神 >> 正文

专访中北大学《师范》制作团队 用自然的方式阐释教育之魂

【日期:2018-09-01】 来源:山西新闻网

               每一次开播都占据了收视榜首,是《师范》团队收到的最好褒奖。

            每一期拍摄完毕,受访嘉宾都会收到《师范》团队精心制作的视频优盘。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邓康延在《先生》的序言中写道,“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教育衰,纵四海平定也社会浮躁。教育,国之命脉,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那些桃李天下的师者用一生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却往往谦和质朴,默默地耕耘在象牙塔,如何不让他们的风范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该为他们著书立说,还是立碑塑像?中北大学选择了,用影像再现先生走过的历史、创造的历史。
    新学期开始,中北大学精心打造的电视专题节目《师范》第三季正式开播,9月中旬的开播仪式上,三季《师范》人物祖静、王爱玲、张景林、王建邦、董国川、毕满清、邵燕灵等7位师者亲临现场,中北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忠人感慨:“老先生们身上体现出的忠诚、责任、求真、勤奋、博学、严谨、高尚等可贵的精神品格,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脊梁,看到了学校的希望、学校的未来。”

影像解构师者风范

       去年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中北大学电视专题节目《师范》总策划、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薛实军更坚定,“为之师范在于真”,《师范》要坚持做下去。那时候,《师范》已经结束了第三季的拍摄,正在进行后期剪辑。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从第一季开始,《师范》就成了中北大学电视台的重头戏,每一次开播都占据了收视榜首。
      而《师范》的起点,源于学生对老师的感恩。2014年,校党委宣传部的江丽红感念恩师王爱玲,其年逾古稀,作为博士生导师学术硕果累累、因为组建了全国第一家数控专业而享誉业界,但生活中她更像个顽童,60多岁的时候让女儿陪自己坐过山车;为了看电影《阿凡达》IMAX,坐火车赶到北京看零点场……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王爱玲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豁达的个人魅力影响了一代代的大学生,江丽红想到用影像记录并展示老师闪光的人生。
      这一想法与薛实军对大学现状的思考不谋而合,“大学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现在社会上追名逐利的风气正向高校蔓延,长此以往一定会出问题。”作为宣传部部长,薛实军也一直在寻找恰当的切入点,用榜样的力量和现状对话,“今年是中北大学成立76周年,我们全校正努力实现‘百年百强’(争取在100周年的时候,跻身全国百强高校)的愿景”。
      1986年从中北大学毕业留校至今,薛实军见证了母校的每一步前进。薛实军不愿用浮夸的表面宣传去歌颂师者的丰功伟绩,尽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中北大学有太多传奇值得被歌颂,但他更希望从这些师者的人生轨迹中去寻找坚守的力量,用这些真实的坚守去感染人,“希望人们看到的是不忘初心、不追名逐利,回归教师本位,于是想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递真力、积累正能’作为这一专题节目的核心思想,并最终定名《师范》”。

品读师者别样人生

      《师范》的摄制工作对中北大学宣传部而言并不轻松,没有电视编导的专业背景,6位临时编导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期节目由一位编导挑大梁,文案、采访、剪辑一肩挑。平时各自手头的工作都已经满负荷了,大家只能再挤占休息时间,边学习、边摸索、边实践,专题片制作过程的辛苦和压力不言而喻,但当《师范》第一季的三期节目成型之后,再去品味与师者面对面的过程,大家却发现各自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编导葛琛佳被《师范》团队戏称“三朝元老”,因为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她都没离开过《师范》。而让她压力最大的就是第一季采访祖静。曾荣获山西省科技功臣称号的中北大学老校长祖静,他的名字被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围绕,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劳动模范、我国“存储测试技术”奠基人……“祖老师将一生献给了科研和教学,他心无旁骛,就连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都不愿接受”。
    “屁可以随便放,板不可以随便刻”,老先生直率、严谨的行事风格令葛琛佳感动,却让她一度对拍摄进度一筹莫展,“祖老师科研成果丰硕,却没有出过一本学术专著,这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而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忙于他的第一本书”,每次提出采访,祖静总是一句话,“没时间”。
      直到葛琛佳经历无数次碰壁、仍不放弃努力时,祖静主动打来电话,“我只给你两个小时”。葛琛佳既激动,又为难,准备好的采访提纲两个小时怎么够?当和祖静面对面,看着这位健硕的老先生侃侃而谈,从个人求学,到建设中北大学,条理地解构着自己曲折的人生。“到我采访完毕,整整两个小时,太神奇了”。于是,葛琛佳理解了祖老师总挂在嘴边的“没时间”,其实是在“抢时间”。年轻时“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那一代人的热血青春没时间挥霍;到了80高龄,祖老师又要和短暂的人生抢时间,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从祖静到张治民,再到董国川,三季录制,葛琛佳在3位师者身上,感受到不同的人格魅力,却解读到相同的感染力,“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原来,那些在艺术作品中出现的时代激情真的存在过”。

不用套路用心换心

       没有假大空的口号,只有存在于身边的真实感动,不只是葛琛佳,整个《师范》团队都把录制过程看作一次自身的成长。同样是“三朝元老”的赵飞虎记得,“当谈到老师们的成果时,一位老师指指墙角几个破旧的编织袋。打开一看,国家级、省级的获奖证书装了满满一袋”,淡泊名利就是他们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所以,每次提出采访邀请,赵飞虎收到的无一例外是拒绝,“他们觉得时代在变化,价值观也更多元化,担心以他们自己的视角阐释‘师范’,未必被大家所理解”。因此,录制前期要给嘉宾做思想工作,而进入采访阶段也不能急于求成,“老师们都已是高龄,不能长时间疲劳采访”。由于常年与实验器材打交道,老先生们往往不善于面对镜头,“一定要前期做足功课,才能在采访的时候,捕捉到老先生们最自然的状态”。
       嘉宾专访、外围采访,赵飞虎承认自己不懂技术,但懂得以心换心,“老先生们是一本本厚厚的书,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打开方式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我们就是要想办法将他们最自然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一点,哪怕是第三季才加入《师范》团队的年轻教师樊鹏,也深有体会。
      远赴非洲加纳做了4年对外汉语教师,去年12月回到中北大学,樊鹏重返工作岗位就接下了《师范》第三季的编导工作,“已经是第三季了,其他的编导积累了经验,《师范》整体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樊鹏担心自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但庆幸的是,年轻的樊鹏负责采访《师范》“最年轻的师者”,54岁的博士生导师——邵燕灵。“我希望能呈现出师者更轻松的一面,邵燕灵教授本身也更有国际范儿,多次出访美国,在国际权威的SCI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文章,同时还是国际期刊的审稿人”,邵燕灵老师坚持不懈的求知过程,樊鹏用了“螺旋上升”,然而解释其过人之处,邵老师只有一句话,“我对自己更严格”。
       通过网络的传播,《师范》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北大学校园,“有老先生告诉我,虽然没有特别提醒,他在美国的儿子、上海的朋友都通过不同渠道发现了《师范》,还专程打来电话”,一季连着一季,《师范》播出后的反馈信息,让薛实军很欣慰,“现在,学校有什么大型的活动,都会主动把第一季的三位师者尊敬地请上台。就是在校外,校友们看到昔日的老师,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感动”,新华网主动联系校宣传部,希望将这一品牌推向全国。薛实军把《师范》的影响力归功于这几位师者的人格魅力,“人性的温度、学养的厚度、人格的高度,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如同“致知于行”,中北大学这句引自荀子《儒效》的校训,阐述了成人、成材之渐进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真正的“师范”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