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频道8月8日讯(记者 靳梦秋 通讯员 薛子凡)2018年8月4日至5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北大学承办的第五届材料与结构强度青年工作论坛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年会在中北大学举行。
中北大学校长沈兴全、“中国枪王”、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秘书长胡军,以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结构与材料学科专家学者等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在我国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需求和服役环境的日趋极端化下,重点研究材料、制造技术和结构强度等方面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近40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展示了我国从事材料、力学、机械、先进制造相关领域研究的青年教师、科研设计人员所取得的成果。
“要有创新,才有突破”
山西省作为工业大省,在资源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势在必行。胡军在发言中表示,“轻量化”将作为下一步产品发展新趋势,首先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用重量轻、强度高的材料取代高质量的钢铁材料、改进制造工艺减少零件数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材料利用率来实现“轻量化”。十三五以来,我国电动汽车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许多地方省市纷纷加入了电动车推广的行列。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整体产业转型升级中关键的一环,2016年初,启动的更换纯电动出租车项目让太原成为全球首个全部为纯电动出租车的城市。
太原电动出租车的批量使用,是山西省深入实施“山西制造2025”的重要表现。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信息产业、现代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技术改造在调整传统优势产业结构中具有核心作用,会议主席张治民教授表示本届大会依据“高端装备轻量化及塑性成形先进技术”“材料腐蚀与表面处理技术”“材料结构表征及跨尺度关联”等主题展开,这些都为我国技术改造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思路。会议中强调围绕智能、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提高先进产能的比重,将为山西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及新兴产业发展带去新突破。
“青年才俊是科技创新的先进力量”
当前我国经济“换挡”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许多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为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产业提供了机遇。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山西省产业快速转型之际,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成了各行各业的“抢手菜”。
因此山西省对人才的独立创新培养十分重视,“1331工程”作为山西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程,通过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贯彻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山西省重点院校协同创新,提升高校服务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能力,为国家输出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会后,朵英贤院士告诫青年人,他们目前所进行的工作正是国家当下最需要的,产业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必不可少,青年人要紧抓当前机遇,刻苦钻研,让手头的科学工作能真正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