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中北人物 >> 学生风采 >> 正文

正青春 在辩论

——第十八届“春华杯”辩论赛辩手访谈
【日期:2018-10-12】 来源:

编者按:10月13日,历时7个多月的第十八届“春华杯”辩论赛在冠亚军辩论代表队的“唇枪舌战”中精彩落幕。与此同时,各学院以班级、专业为单位组织的新一轮大一新生辩论赛又相继开赛。有人说,21世纪,口才、金钱、电脑已成为现代社会竞争立足的三大法宝。我校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注重对大学生动手实践、创业创新培养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同学们的口才能力、思辨能力的锻炼。享有盛誉的“春华杯”辩论赛上走出了一届届妙语连珠、舌灿莲花的“中北”辩手。“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场上光鲜亮丽的辩手们必然要付出不为人知的努力。每当夜幕降临,他们的训练才刚刚开始。

有人统计过,“春华杯”辩论赛从第一场初赛到最后一场决赛一共历时220天。参加的辩手都是从学院组织的大大小小的各类班级、专业对抗赛中脱颖而出的,所以,打过“春华杯”的辩手总会说:“大一一年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献给了辩论。”大一当辩手,大二时,有了经验的辩手就成了新生辩手的辩导,“一入辩论深似海”说的就是辩手们有着一份放不下的情怀、一种非担不可的责任。虽然累、虽然苦,但他们却在最美好的年华,做着自己看来最美好的事——正青春,在辩论。

没有天生的“辩论天才”

“一开始辩论的时候,当着好多人读辩词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但经过训练,慢慢地胆子变得越来越大,自己也越来越自信。”本届“春华杯”冠军团队成员王溪钒说到。什么都是练出来,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大家在一起练逻辑、练口才,慢慢也就变得自信了。

可即使这样也有让人崩溃的时候。“一场辩论赛,差点让我们精神分裂。每天晚上失眠,尽管又累又困,但一闭上眼,满脑子都是关于辩论赛的事。”刚刚接触辩论的大一辩手王焕鑫说。“长时间讨论,思维固化、没有新思路是常有的事。每当这时,我们都会叫停,先讨论别的立意,等到第二天冷静下来再思考,就会有新突破。”因为课业繁忙,辩手们通常都是刚刚结束一天的课后就立刻投入讨论。

训练时遭到辩导“训斥”是常有的事不少大二的辩导们解释说:“大一新生刚来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加入辩论队很优秀,听不进别人的想法,辩论时太自我,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回应。于是我们便想‘打压’一下他们的‘气焰’,也是希望他们能表现得更好。”

每场比赛前,各学院辩论队都会进行大量的训练。“大量训练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反应能力,而从平时训练中锻炼出的心态,才是最大的收获。”每个辩手谈及辩论时,都会说很苦很累但值得。

的确,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不仅能产生新的智慧,更能让自己的思想高度不断拔升。“为什么去年这么‘折磨’今年还要留下?”环境与工程学院辩导小蒋笑着答到:“身体虽累但心里很痛快。每当想到有那么多人的思维同自己一起飞速运转,就很畅快。”

辩词多是“吵”出来的

“准备辩题就是‘吵架’!”理学院辩导李红新开玩笑地说。对于“一周一场辩论赛”的比赛节奏,准备辩题尤需要高效率、高质量。拿到一个辩题,辩导们会先引导辩手去思考这个题目,再根据自己对辩题的理解广度和深度和辩手们一起找资料和数据。“思考很重要,不仅要立论,也要考虑对手的反驳角度,如果一上来就查资料,辩手很容易没有方向,不知道该查些什么。”李红新说。

辩词的最终确定也不是一蹴而就,辩手们需要不断揣摩推敲,和队友们在一次次“争吵”后确定最终辩稿。“队内辩论时,辩手们情绪波动很大。一是着急,再者压力大。大家情绪控制不好就会影响赛前准备和赛场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辩导晋子煜说。

“辩论赛不仅是个人思想碰撞冲击的博弈,也是团队齐心协力的战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团队刚开始合作时,难免会有分歧。”李红新说。另外大多数情况下,一起备赛的场地也很难找。所以每年辩论“旺季”,无处可去的辩手便会在教室、食堂、甚至在冷风中讨论辩题。”辩导漆琳琳说。虽然周末是准备比赛的黄金时间,但由于时间过短,熬夜辩论对辩手们来说便成了“家常便饭”。

让他们场上少被人“骂”

如果将辩论比作是一项体育运动的话,可能没有比马拉松更合适的了。赛场上短兵相见时纵然激烈,但是如果没有耐力,这场比赛将毫无胜算。因为整个阶段的比赛将持续一个学期,所以每一场比赛结束后,无论输赢,只要还有下一场,辩手们都丝毫不能放松。“每次比赛结束后,都会回去看视频,找自己的不足。”已经经历了二百多天辩论训练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辩手武一博说到。虽然每次训练都会打友谊赛,但始终没有上场比赛的“训练”效果好。场下陈述了无数次的逻辑关系到了场上一句话都说不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于是场下的“纠错环节”便变得必不可少。逻辑有问题,接下来着重练逻辑,反应力太慢,那么反应力就成了训练重点。只要没有被淘汰,辩手们便丝毫不敢松懈。

“每次比赛结束找辩导的时候,都是我们最害怕的时候,无论输赢,我们肯定会挨‘骂’。”已经当上辩导的张冰茹笑着说,只要比赛不完美、表现不完美,下场后就会被辩导“骂”。天下没有完美的比赛,也没有堪称完美的表现,“赛后挨骂”变成了雷打不动的规则。为了能够让他们有更大的进步空间,“队友互骂”“自批自骂”也成了家常小菜。场下“骂”他们总比到了赛场上被别人“骂”要好。”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辩导王宇认为这样的自我反思很有必要。

在这场辩论的马拉松里,辩手们不敢有丝毫松懈,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赛场上神采飞扬的他们。

辩论是一脉相传的信仰

“我的辩论技巧来自我的辩导,我辩导的辩论技巧是辩导的辩导教的。现在我当了辩导,我又开始教我的小辩手,未来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徒弟”吧!”刚刚当上辩导的马阳阳似乎已经对她的小辩手们充满了期待。

因为热爱,他们选择了当辩手,因为责任他们选择当辩导。他们就这样一年一年、一届一届把辩论的火炬传递至今。马阳阳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辩手们并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大一的时候他们坐在教室里当辩手,大二的时候便站上讲台开始当辩导。不少大二辩导调侃:“一入辩论深似海,即使再累再苦也要顶着。我们都不想让辩论从自己这里断层。”马阳阳说,她的辩导经常对她说辩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责任。对此,她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每次训练,感觉小辩手坚持不下来时,马阳阳都用这句话来鼓励他们。

从辩手到辩导的身份转变,于大二的他们是一种成长。转变间,他们完成蜕变,更加成熟,也更明白什么叫责任。“原来当辩手上场的时候紧张,结果当了辩导坐在场下更紧张,害怕他们会输,倒不是多么看重结果,而是害怕他们输掉比赛后垂头丧气。”第一次看辩手比赛的辩导王静雅生出了这样的体会。

长期观摩比赛的校团委老师告诉记者,校赛年年打,参赛者年年变,但每个学院的风格几乎不变。一脉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辩论技巧,还有辩论风格。对他们来说,辩论早已跳出了输赢本身,它是一种信仰在传递。“多年后,他们也许早已踏入社会,可不管他们在哪里,在中北大学,都有他们曾经倾注过心血的一份信仰仍在传递。”

学生记者 陈彦铭 柴姝晗 杨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