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第十四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文学交流会在艺术学院演播厅举行。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于2005年开始举办,今年首次从中北走向山西各大高校,经过为期30天的征稿,共接到稿件384篇,其中四分之一为校外稿件。作品题材广泛,涵盖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游记、赋等多种文学体裁。经过层层筛选与评审,最终12篇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6个。我校吴凯旋同学创作的赋体散文《柏林三记(并序)》获得一等奖。
党委宣传部部长薛实军为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同学颁奖并讲话。他首先向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并表示,原创文学大赛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分类评选,细化散文、诗歌、小说等多个分组,分类进行评奖。他希望大赛能一届办的更比一届好,能够深入到兄弟院校的文学爱好者心中,枝繁叶茂地发展下去。
“你曾受过的教育、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人,潜移默化地让你变成不一样的人,让你相信真善美、也相信美好。文学就是对生命的思考,它能让成为不一样的人。”杜瑞平老师以“学姐”的身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并对热爱文学的同学们提出了宝贵意见。
文学创作交流阶段,高校评审代表赵航针对大赛评审过程中文字同质化问题,鼓励在场同学要保持对文学纯粹的喜好;省高校文学社团联盟主席、太原科技大学天涯文学社创建人何拦伟就“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写作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而应该去分享、去交流,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肯定,还能获得持续写作的动力;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学院清源文学社社长白海飞则提到了文学创造性,他将创造分为“造宇”和“造境”两个方面,进而讲述文学创造的魅力;我校吴凯旋同学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写作心得。关于创作,他信奉“我手写我心”,他认为只有笔下的文学世界是用眼睛看见、用心灵感受到的,才能成为好的作品;关于情怀,他希望大家能在缝隙里找到诗和远方,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
学生记者 陈雪娇 胡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