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们的心中,杜苇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亲人。
杜苇,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2001年毕业留校任教。曾获山西省优秀团干、山西省优秀班主任,校辅导员标兵、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学生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被评为“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所带班级和学生连续多次获中北大学“优良学风班”、“中北奖章”、“校长奖章”、“先进班集体”、“山西省先进班集体”、“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她是同学们评选出来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班任,是同学们口中的“杜姐”,她就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杜苇老师。

以学生为本尊重、扶持学生的师者之心
2001年至今,杜苇先后担任过38个班170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她严格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带班级在每次校、院查课中都保持较高的出勤率,成绩也在年级前列。
“在工作中,要一直不断摸索,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通过经常与学生谈心,能够了解学生的细微的变化;深入到班级,参加班级活动,能够了解班级动向;定期与家长沟通,以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好结合。利用学院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推进式教育,不断创新实践载体。让广大学生在新颖别致、意义深远的活动中受教育。”
此外,杜苇老师认为,平等真诚地理解和交流是与学生保持密切关系的重要法则,只有真心付出,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敬,而无怨无悔的付出源于对岗位的热爱。“在我的心里,我们是平等的,我喜欢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他们交流,我觉得放下老师的架子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作为老师,杜苇更多的是理解同学们,始终和同学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她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了错误,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是教育,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我不要求自己给社会培养多么优秀的人才,但我至少要给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十多年时间里,杜苇老师坚守岗位,努力帮助她身边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教育指导着她的学生。
有一次,杜苇老师看见自己班的同学上课期间翘课去台球厅,她没有直接批评这位同学,而是换着角度去了解他,和他聊他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志向,在了解他以后才动之以情进行劝慰。“我希望下次见到不一样的你。”一句期许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苦心与付出。
把时间花在学生身上,累也值得
“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执行者,是管理和服务于学生的服务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团队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成为学生可敬、可佩的师长,可亲、可信的朋友,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走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去,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起来。”
14年的教学实践中,一步一步走来,杜苇老师见证、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作为班主任,多年来,杜苇老师养成了24小时手机开机的习惯,为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及时和她取得联系。不仅如此,平日里与同学们在qq、微信上的交流也成了她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之一,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最近动态。
有一次,为避免一位与同学闹矛盾、情绪激动的学生发生意外,杜老师一夜未睡,不停地在微信上叮嘱其舍友关注她的举动。还有一次,杜老师了解到班上有个同学最近状态很差,便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以一个亲人的身份真心和他进行交流,给予他鼓励和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杜苇老师时刻关注着他的动态,通知他考试,提醒他答辩,告诉他查成绩……当这位同学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流着泪激动地和杜老师汇报成绩时,杜老师自己比他更激动。
做班主任的时间久了,杜苇老师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工作已经无法和生活分开了。上班期间,她总是在忙着解决各种问题,下班了,她依旧把心放在工作上。为了给班里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签字,她在大雪纷飞的周末清晨起来,奔走于办公室和学生宿舍之间;为同学解决棘手的难题,她曾在半夜两点起床赶去保卫科。
因热爱而选择,因努力而收获
今年已是杜苇做班主任的第15个年头,除了墙上挂着的沉甸甸的荣誉,杜苇老师表示: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是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为了对得起这份信任,杜苇老师用心关注着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她能够清晰地记得班里每一位同学的姓名,即使多年未见,杜苇老师也还能第一眼就认出她的学生。
春去秋来,光阴荏苒。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又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在她心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她最可爱的孩子。每年当杜苇老师接上新的班级,她总要和大家提出三点要求:健康、快乐、进步。她用真心对学生,学生也从未忘记过杜老师的一片真心。每年节假日,总有毕业生回来看望杜老师,一叙师生情谊。
今年暑假,当杜苇老师收到所带第一届毕业生举办十周年聚会的邀请时,她的内心是激动的。看到当年稚嫩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她发自内心的为他们感到高兴。对于2001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杜老师永远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永远是他们的“杜姐”。
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温柔、严谨,对待工作满怀热忱;她知性、无私,对待学生无微不至。心底无私天自宽,她身体力行,默默奉献在这个岗位上,不曾抱怨,一心为教学,一心为学生。在学生们的心中,杜苇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亲人。
学生评价她:“是可以成为朋友的老师”、“是老师更是姐姐”、“是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